单月销量增长超100%!带屏摄像头迎“爆发期”?
带屏摄像头市场:增长虽现,挑战犹存
在当下的智能设备市场中,带屏摄像头正逐渐崭露头角。洛图数据显示,2025 年 2 月,带屏摄像头销量同比增长 100%。这一增速乍看令人惊喜,不过考虑到该品类原本基数较小,这一数据既彰显出市场存在一定需求,却也表明需求规模并非十分庞大。
回顾去年,受软硬件功能限制导致的 “体验不佳”,使得带屏摄像头发展受阻。当时,除部分品牌厂商坚定押注外,其他厂商大多持观望态度,跟进缓慢。但如今,作为兼具强看护与强交互特性的消费类产品,在小米、萤石等头部品牌的大力推动下,大尺寸屏幕所带来的友好体验正不断深化。
然而,在这些头部品牌厂商之外,究竟还有哪些厂商在积极跟进?未来带屏摄像头市场又将走向何方?带着这些疑问,笔者与多位业内人士展开交流,试图探寻其中缘由。
阻碍频现,发展遇阻
早在 2023 年 CPSE 安博会期间,众多厂商便在展位上展示了最新的带屏 IPC(网络摄像机)产品。但时至今日,真正能在带屏 IPC 领域实现盈利的厂商寥寥无几。洛图科技数据显示,2023 年带屏 IPC 渗透率较低,累计线上市场渗透率不足 3%,直至 2024 年 7 月,其销量渗透率也仅为 2.1%,市场份额持续处于低迷状态。
笔者记得,在去年年中的一场行业交流会上,不少厂商无奈感慨:“别家都推出产品了,我们也不得不跟进。” 虽说各大厂商纷纷试水,产品基础功能也一应俱全,可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。究其原因,屏幕尺寸过小成为硬伤,视频网络连接卡顿更是严重影响产品体验。简单来讲,就是硬件性能不足,无法支撑产品发挥优势,自然难以在市场上激起波澜。
直到萤石、小米等大厂入局并推出产品,情况才有所改观。很多人将其归功于品牌效应的带动,但大厂产品得以成功的根本,在于基础功能过关,且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。
将视角拉回当下,随着 AI 技术深度融入细分场景需求,带屏 IPC 的看护与陪伴属性不断升级,市场需求是否就此被彻底打开了呢?
全行业看好,前景几何?
在不久前的一场行业活动中,来自品牌厂商、渠道厂商、跨境电商以及调研机构等各方人士均表示,在今年的行业发展趋势中,带屏 IPC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类。当前,萤石、小米、乔安、创维、纽曼、乐橙、联想、TCL 等品牌的带屏摄像头在电商平台已具备一定销量。
自萤石、小米等推出大尺寸带屏 IPC 后,回归产品实用价值与人文关怀,增大屏幕尺寸、关注用户需求,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。站在消费者角度出发,确实为产品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然而,对于业内人士而言,当前市场上的带屏 IPC 仍存在诸多不足。“现有产品问题明显,若要满足未来市场及消费者需求,必须做好软硬件升级。” 业内人士强调。同时,“硬件层面的屏幕尺寸、网络连接、存储、芯片、系统等至关重要,软件方面则需整合大模型的垂直场景能力与软件生态。” 可见,带屏摄像头要实现革新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那么从何处发力才更为合适呢?
精准发力,突破困境
自去年以来,带屏摄像头销量虽有微增,但在 2024 年的销量份额仅占市场体量的 1.6%。“可以说,如今厂商们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。” 业内人士感慨道。
回顾去年与业内人士的交流,不少行业大佬对带屏摄像头未来前景十分看好。其屏幕不仅能显示时钟、日历、天气等基础信息,核心的双向视频通话功能,在国内外市场更是展现出独特优势。
带屏 IPC 的主要应用场景聚焦于老人与小孩看护。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现状,仅 2023 年我国居家智能养老市场规模便已超 6 万亿元,对具备看护(如跌倒检测、紧急呼叫、健康提醒)与视频通话功能的摄像头存在长期需求。因此,大尺寸屏幕、一键双向视频、稳定网络连接、大容量存储以及便捷系统操作,成为强看护群体的基本诉求。
此外,数据显示,在东南亚、中东等海外发展中国家地区,民众对智能设备的识字与操作能力相对有限。而带屏 IPC 的一键通话及远程视频社交功能,恰好为这些用户提供了高维度价值体验。
此前,业内人士曾预测:“国内安防市场对带屏摄像头的热度持续攀升,预计国内二季度出货增速将加快,东南亚地区预计在三季度迎来增长。”
不容忽视的是,自去年起,带屏摄像头市场出现 “加量不加价” 的乱象。有数码博主曝光,外贸版带屏 IPC 价格低至 60 多元。但这类产品往往因品控与售后问题,只能做 “一锤子买卖”。如今,在众多品牌厂商的影响下,国内带屏 IPC 价格相对趋于稳定。笔者还了解到,不少品牌厂商与运营商展开合作,推出联名款产品,为带屏 IPC 未来市场需求注入新动力。
更为关键的是,在完善软硬件基础功能的同时,深度融入大模型与 AI 技术,将使带屏摄像头在强看护领域大放异彩,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维度价值体验的追求。